在近日舉辦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培訓暨境外產業園區推介會(非洲專場)上,來自非洲國家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埃及的園區和自貿區代表分別向中國企業推介了非洲的機遇。
華堅輕工業園
——契合當地經濟特點
埃塞俄比亞華堅輕工業園總經理張蕓琪表示,華堅集團(“華堅”)從事勞動密集型的女鞋制造,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作為較早一批走出去到非洲的企業,華堅走進埃塞俄比亞,最初是因為產品!鞍H肀葋啽旧砼Q蜉^多,因此真皮鞋子產品的原材料大多可以原地取材,避免國外進口的匯率風險和物流時間問題!彼提到,除出口加工外,華堅引入服裝、箱包、農副產品加工業,同時進一步優化產業功能,提供保稅物流、展銷、科技研發等生產性服務功能,并為本地就業人員和中資人員提供生活配套服務。目前,埃塞—中國華堅國際輕工業城投資建設進展良好,園區主干道已接軌埃塞的環城路。
目前,埃塞俄比亞人口80%屬于年輕人,勞動力充足;通過《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享受同美國的貿易優惠;針對外國人投資方面的政策更加開放,非洲產品出口到歐洲、美國甚至是中國享受零關稅優惠待遇……這些無一不昭示著這塊土地極度重視外資和發展出口。
張蕓琪建議,企業走出去可積極入駐工業園,抱團出海。她重點提到工業園受國家法律的保護,比如華堅園區附近就有聯邦政府營地,保障園區安全平穩運行,企業可以直接同聯邦政府溝通。其次,出海企業應注重本地化管理和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應探尋本地化融入,積極和本地公司合作。最后她提醒走出去也要始終牢記企業的社會責任,華堅就為近2000名埃塞殘障人士提供就業,公益捐款累計超3000萬元,培養本土人才,保障員工權益,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萊基自貿區
——將吸引500家企業
“尼日利亞已超過南非,成為非洲第一大經濟體!蹦崛绽麃喨R基自貿區董事、中非萊基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賴四清這樣介紹道。2018年底,尼日利亞名義GDP總量約為3973億美元,人均2028美元,具有相當規模的人口可支配收入。體量大、人口眾多且年輕、可預測的宏觀經濟政策框架、支持工業化進程的尼國政府激勵政策都是來尼日利亞投資的有利因素。2018年,中尼雙邊貿易額為153億美元,中國出口額占比91.7%,可看出雙邊經濟互補性較強。
賴四清說, 尼日利亞萊基自由貿易區(“萊基自貿區”)自啟動以來,便得到中尼兩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2007年,尼日利亞萊基自貿區—中尼經貿合作區被商務部批準為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
他說,萊基自貿區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尼日利亞作為西非經濟中心,擁有西非最大的海運港和航空港,是中國商品進入非洲的集散地。加之其靠近歐盟、美國,并且簽訂了多個多雙邊貿易協定,產品可自由進入歐盟及美國市場。截至今年9月,已有86家企業落戶萊基自貿區,其中中資企業56家,外資企業30家。投資企業產業類型涵蓋生產制造、石油天然氣倉儲、工程承包施工、金融、商貿倉儲等,萊基自貿區已邁上快速發展的通道。
泰達合作區
——國家發展倡議交匯點
“埃及屬于開放型市場經濟,擁有相對完整的工業、農業和服務業體系!卑<疤K伊士園區、中非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招商總監付坤表示,埃及地處非洲、地中海和歐洲交界處,海外公司在此便于開展對非洲、中東、歐洲市場的銷售和運作。
中!ぬ┻_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泰達合作區”)成立于2008年,地處“一帶一路”和“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交匯點上,是唯一獲兩國領導人授牌的境外合作區,歷經10余年發展已逐步成為中埃經貿合作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之一。已吸引96家企業入駐,吸引投資額超12億美元,形成新型建材、石油裝備、高低壓設備、機械制造為四大主導產業的起步區和乘用車、紡織、建材、化工四大主導產業的擴展區,產業集聚度高,輻射效果明顯。其中,巨石埃及玻璃纖維公司、西電—Egemac高壓設備公司和中埃宏華石油機械公司已入駐起步區。